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黃楚平
近年來,中國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因地制宜推動濕地修復治理,濕地保護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圖為廣州海珠濕地海珠湖。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領域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積極發揮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能和作用,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一、深入把握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任務新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推進人大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創造性地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將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當代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法治建設長期探索中形成的經驗積累和智慧結晶,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系完整、理論厚重、博大精深,其科學內涵集中體現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一個堅持”。這“十一個堅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戰略思想,集中展現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這“十一個堅持”,都與人大工作密切相關,有的需要由人大直接落實,有的需要人大通過行使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予以推動和保障,都需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逐條逐項對照落實,具體貫徹到人大工作之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鄭重宣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的使命任務,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總的戰略安排,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我國法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①,強調未來五年法治建設的主要目標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②。報告首次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專章,強調“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并從“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四個方面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報告提出的我國法治建設的部署要求,是新征程上全面依法治國必須遵循的行動綱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也為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
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③,我們要強化“三個認識”:一是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實踐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是我國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社會主義建設只有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才能行穩致遠。什么時候厲行法治,社會主義建設就能順利發展;什么時候法治不彰,社會主義建設就會停滯不前。二是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④。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加強法治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建成法治國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說明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然要厲行法治,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力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三是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雹葜挥邪腰h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善于運用制度和法治治理國家,才能最終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上下功夫,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大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提出的目標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找準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定位和職責,自覺把人大工作放在法治建設全局中謀劃和推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準確把握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定位,奮力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治理領域,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無論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⑥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是法律法規的制定者、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者,處在法治建設的第一線,在全面依法治國中擔負著不可替代的法定職責,其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關系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
首先,人大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法律規范。形成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礎。人大作為立法機關,在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干,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對法律、行政法規的細化和補充,是國家立法的延伸和完善。國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構成完整的國家法律體系,既相互補充支持,又協調統一,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完備、統一權威的法律制度保障。
其次,人大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實施保證。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承擔著監督憲法實施的重要職責,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也肩負著保證憲法和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得到正確貫徹實施的職能。憲法賦予了人大及其常委會維護法制統一的職權,地方組織法也分別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作了明確規定。
最后,人大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全面監督。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實質是依法治權,必須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進行監督,是憲法法律賦予的一項重要職責,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監督,具有鮮明的民主性、全局性和權威性。各級人大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把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與全面依法治國結合起來,保證由它產生的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忠于憲法法律,忠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促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從而推動法治國家建設的順利進行。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進一步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更加明確人大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和工作定位,增強歷史主動性,認真對照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部署要求,找準切入點、著力點,對接分解落實到人大立法、監督、代表等各項工作中去,更好發揮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能作用。
三、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履職實效奮力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廣東GDP超過12萬億元,連續33年位居全國第一,外貿進出口額突破8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的1/5,常住人口高達1.268億人,祖籍廣東的華人華僑約占6000萬海外僑胞的1/2,全球67個國家在廣州設立領事館,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開放大省、人口大省、華僑大省、外事大省,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意愿更為強烈,社會各界對法治的需求尤為迫切,依法治省任務繁重,對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等一體學習領會、整體貫徹落實,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法治需求,圍繞落實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ㄒ唬┦冀K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推動人大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繼2014年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后,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又在首次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確提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則、思路舉措、重點任務,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廣東省委始終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人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2019年以來兩次召開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出臺指導性文件,對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每年的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都把重要立法項目列入其中,省委召開的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等重要會議、出臺的《法治廣東建設規劃(2021—2025年)》等文件,都對人大工作特別是立法工作交任務、提要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制定并落實關于向省委請示報告制度、加強黨領導立法工作的若干規定等,人大重要會議、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項等,都按規定及時向省委請示報告,確保人大各項工作都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全力以赴落實省委交給的重要工作,只要是涉及人大職責、需要人大擔當的,都堅決扛起應盡的責任,及時跟進落實。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執行黨對人大工作全面領導的各項制度機制,發揮好人大常委會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把牢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胸懷“國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做到黨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職能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ǘ┲μ岣吡⒎ㄙ|量和效率。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堅持以良法保善治促發展,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版權條例、地理標志條例等一批具有全國首創意義和地方特色的法規相繼出臺,在全國首創“1+N”省市協同立法模式,推進粵菜發展促進條例立法。截至2022年9月,廣東省現行有效的省法規242件、經濟特區法規351件、自治縣單行條例17件,2015年以來批準設區的市法規284件,許多都是先行性、創制性的法規,為保障和促進廣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法律制度支撐,也為國家立法提供了有益探索。同時,大力推進備案審查工作,在全國率先制定和修改新時代省級備案審查條例,率先實現省市縣備案審查年度報告工作全覆蓋,率先建成使用全省統一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信息平臺,通過平臺在線備案規范性文件2000多件,審查并糾正“問題文件”120多件,辦理公民對規范性文件提出的審查建議900多件。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立法要求,推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深入統籌立改廢釋,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認真梳理中國式現代化的立法需求,把立法決策同改革發展決策更好結合起來,及時回應廣東改革發展要求、人民群眾關切期待,以高質量地方立法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立法工作之中,廣泛凝聚立法共識,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要聚焦“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開展相關立法,在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強化法治供給。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機制,注重開展“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務求有效管用。持續推進全省統一的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和數據庫的優化升級,按照“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備案審查工作,切實維護憲法權威和國家法治統一。
?。ㄈ﹫猿终_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法治政府建設和公正司法提出明確要求,這也對加強和改進人大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圍繞“三大攻堅戰”、優化營商環境、財政經濟、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工作,加強持續監督、跟蹤監督,確保監督工作實效。連續4年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安排監督項目,連續3年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條例執法檢查或聽取審議愛國衛生工作情況報告,率先開展民營企業司法保障、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監督,率先建立并實施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制度,率先探索建立“1+4+N”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評價指標體系,持續推進預算聯網監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以來,共聽取審議97個專項工作報告,開展5次專題詢問、12項專題調研,檢查43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有力促進了“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動了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正確有效實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圍繞推動實施國家重大戰略、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開展監督,推動廣東省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制造業當家、重大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增進民生福祉、綠美廣東建設、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和“一府一委兩院”工作的監督,緊扣法律規定開展執法檢查,認真做好聽取審議工作報告、專題詢問、專題調研等工作,健全監督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強化聯動監督、跟蹤問效,不斷增強人大監督的科學性、精準性,推動有關方面切實解決問題、健全制度,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
?。ㄋ模┻M一步豐富和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東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兩者密切聯系、相互促進,必須一體推動、一體落實。近年來,廣東人大充分發揮人民民主主渠道作用,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體現到各項工作中。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發揮作用,全省四級人大連續5年組織五級人大代表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代表主題活動,共收集群眾意見10萬余件,當月解決問題率超過60%;與“一府一委兩院”密切配合,本屆人大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4730件。全面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先后出臺“縣鄉人大工作十條”,修改鄉鎮人大工作條例,制定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條例,接續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三年活動和“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連續5年爭取省財政對欠發達地區鄉鎮人大予以經費支持,基層人大組織建設更為健全,履職行權更加規范,職能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健全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推動江門市江海區人大常委會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確定為基層立法聯系點,省市人大分別設立21個、441個立法聯系點,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的“直通車”作用;建成12836個代表聯絡站和723個網上代表聯絡站,年均接待群眾11萬多人次,推動解決問題3萬多個,代表聯絡站成為密切聯系群眾的“民主窗”“連心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繼續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把人大各項工作都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加強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設、陣地建設,拓寬人民群眾參與、表達、監督渠道,更加注重廣納群言、廣集眾智、廣用民力,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人民當家作主能夠具體地體現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中,讓人民群眾成為法治建設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
?。ㄎ澹┡ㄔO高素質人大干部隊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把專門的法治隊伍建設好。人大干部隊伍是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力量,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人大干部隊伍特別是立法工作隊伍建設作為重要抓手,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委關于加強廣東省立法工作隊伍建設的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創新立法人才培養機制,聯合省委組織部印發高層次立法工作人才培養計劃,先后評選出兩批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經驗豐富的立法工作人才共149名,其中領軍人才10名、骨干人才46名、專業人才93名。完善人才培訓交流機制,協調各市立法工作人員到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跟班學習,加強立法和備案審查工作指導和業務培訓,推動廣東省立法工作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法治專門隊伍提出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和“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求,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的要求,堅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不斷提高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完善廣東省立法工作隊伍建設的有關措施,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高素質人大干部隊伍。
注釋:
?、倭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4頁。
?、诹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5頁。
?、哿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0頁。
?、芰暯剑骸短岣邍篮蛙婈牻ㄔO法治化水平》(2014年12月26日),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09頁。
?、萘暯剑骸秷远ú灰谱咧袊厣鐣髁x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載《求是》2021年第5期,第10頁。
?、迏⒁娏暯剑骸对谥醒肴舜蠊ぷ鲿h上的講話》(2021年10月13日),載《求是》2022年第5期,第6頁。
責任編輯:高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