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長說亮點】
全面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
甘南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著力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全面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社會大局保持長期和諧穩定,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各項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主要體現在五個‘新’字上?!苯?,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城鄉面貌發生新蝶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一是夯實農牧村發展基礎,城鄉面貌發生新蝶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州17.12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創新農牧村發展模式,累計投資179.5億元建成了190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覆蓋全州64%的自然村。深入開展“環境革命”,推廣使用有機肥,“白色污染”得到徹底解決,土壤質量持續改善,農牧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農牧村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全力推進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城鎮公共服務和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全州城鎮化率由十年前的24.5%提高到現在的43.5%。
甘南建成了190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二是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森林草原的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全力推進超載牲畜核減,截至去年底,全州超載牲畜核減200.78萬個羊單位,實現了草畜平衡。修復濕地1.93萬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97%,黃河徑流量比十年前平均增加18.7%,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省首位。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甘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甘南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野生動物頻頻露臉。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三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和文化旅游業兩大首位產業。高質量發展牦牛產業,全力打造“中國牦牛乳都”品牌,甘南特色農畜產品走俏國內外市場。先后建成103個全域旅游專業村和3000多家精品民宿和星級農家樂。卓尼博峪村、碌曲尕秀村等5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拉卜楞、扎尕那等重點景區景點馳名中外。
高質量發展現代農牧產業。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四是實施交通突破行動,基礎條件實現新躍升。實施了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惠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引洮入潭、引洮濟合等重點水利工程竣工投運,解決了臨潭縣和合作市城區居民用水安全問題。臨合高速全線貫通,夏河機場正式通航,徹底改寫了甘南沒有高速和機場的歷史。目前,蘭州至合作鐵路加快建設,西成鐵路全面推進,甘南連通西北和西南,連接內地和青藏的重要通道作用持續顯現,暢通、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加速形成。
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加速形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五是狠抓平安甘南建設,社會治理開創新局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推進“十戶聯防”網格化管理和“8+”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全州劃分網格3158個,黨員、黨代表和黨政干部全部嵌入網格,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引領貫通到基層社會治理的每個角落、每個細胞。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提前一年完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改革任務,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得到有效提升,全州經濟社會保持了長期和諧穩定和繁榮發展。
合作市俄合拉旅游標桿村。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楊武表示,甘南州將積極搶抓重大政策機遇,在生態保護、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基層治理、民族團結等方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努力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南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城鄉面貌發生蝶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城鄉面貌發生蝶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責任編輯:高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