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錨定“六區四城”建設目標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地見行見效
——訪平川區委書記高啟福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彭雯
“黨的二十大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比涨?,平川區委書記高啟福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平川區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把牢“三新一高”導向,深度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四強”行動,堅持“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錨定“六區四城”建設目標,奮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確定的新目標新部署新要求落實落地、見行見效。
平川區盤旋路天橋的投入使用,有效減少城市道路交通壓力。
立足優勢興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堅持走工業主導、農業優先、三產融合的發展路徑,讓“西部陶都”品牌更加響亮。做大做強工業。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大力引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產業數字化蝶變、智能化升級,打造煤炭儲運交易轉化、陶瓷建材、建筑新材料、復合型能源、裝備制造、民爆、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七大產業基地”。利用工業地產“筑巢引鳳”,構建“3+4”產業布局,爭取將平川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做精做特農業。實施優勢特色產業倍增行動,推進黑毛驢、蘋果、西甜瓜、文冠果、小雜糧等特色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著力構建絲路寒旱、富硒、生態養殖、文冠果、生態補償、菊芋“六大農業產業體系”。做優做活三產。抓住高鐵時代紅利,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并舉,加快實施平川區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基礎設施提升、G109提質改造、G341平川段等重大項目,形成“兩帶三園六線”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
陶瓷工人正在為陶瓷產品上釉。
搶抓機遇優生態,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施好平川區45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加快建設白銀文冠果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構建“兩屏兩廊兩道多點”綠色生態體系,爭當全省“雙碳”戰略的勇毅探路者、堅定實踐者和成果共享者。
平川區以“修舊如舊”為原則,著力打造“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麗鄉村。
持續用力固成果,筑牢高質量發展底盤。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防止返貧兩條底線,加快建設現代絲路寒旱生態牧場、西北花卉基地、食用菌現代農業等產業園,打造“嶠之良品”藜麥、“屈吳源”山泉水、“利爾康”菊粉等拿得出、叫得響的平川品牌,深入實施“一帶一行動,兩線兩示范”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以26個美麗宜居村示范帶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建設中的平川境內高鐵,標志著平川區即將邁入高鐵時代。
城鄉融合提品質,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搶抓被列為全省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先試先行示范區和蘭白核心經濟圈重點建設縣城重大機遇,持續完善城鄉路網,有序改造城中村、棚戶區和老舊小區,精心打造陶瓷小鎮、打拉池紅色小鎮等特色小鎮,深入實施“筑基”“凈顏”“規市”“聚力”“清線”“整序”“靚村”“揚志”八大專項行動,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平川區沁川湖畔全貌。
用情用力惠民生,守好高質量發展底線。精準落實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抓牢抓實安全生產,傾力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好“碼上反映·馬上辦理”民情直通平臺,打造了解民情、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主陣地,讓全區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蘋果產業已成為平川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全面從嚴抓黨建,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實施黨建聚力領航行動,深入開展“嚴紀律、轉作風、抓落實、促發展”專項整治工作,開足馬力決戰四季度、奠定全年勝,以高質量黨建保證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平川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高富強